- 发布者:admin
- 浏览次数:227 次
- 发布时间:2121-04-14
逛菜市场,是人生一大乐事,菜市场是社会生活的缩影,更是家长里短,社交互动的场所。
通过新冠这次事件,我们应当警醒,升级改造落后菜市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。
从目前来看,全国的菜市场很可能会迎来全面的升级改造。将向着标准化,规范化,溯源化,智能化的方向发展。
当下如何改?
怎样改?
是我们设计师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。
NO.1
菜市场设计的视觉效果
说到设计创新,大家首当其冲想到的应该是视觉效果。没错,人都是感官动物,视觉,是引起人注意的第一要义。
菜市场,被称为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,全世界大大小小的菜市场都加入了改造潮中,每一个菜市场都应该不同。不同在哪里,就在于它文化的传承。
在中国,每一个城市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,不同的风土人情。因而,对于菜市场设计的创新,恰恰也是在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中体现。
菜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民生工程,有着其独特的本土化特点。而菜市场面向的是当地老百姓,我们在做的菜市场设计,就是在将当地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场景再现的过程。
让每一个当地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,让外地人感受到仅属于当地的市井文化。
这几年,各大网红菜市场改造被曝:生意惨淡。网红菜市场改造的环境确实干净整洁了很多,从设计的美学角度来看,并无差错,但却失去了菜市场最主要的功能体验感,从而烟火气就消失的荡然无存。
如北京的微风市集,玩起了佛系,甚至带有禅意这是修心还是买菜呢?
市民想要的老味道,烟火气被改没了。
一个菜市场再有风格、再美观,最终要回归的是:体验!
熙熙攘攘、人来人往、市巷街道、烟火弄堂、百态人生,这组词是对菜场的最好诠释。也因此,住在附近的居民对它总有着别样的情怀。
居民畅通无阻的闲聊,购物砍价的地方,必须要与传统的超市要有明显的区别。
NO.2
紧抓空间的使用者和消费群体
脱离使用者和消费群体的设计,都无法称之为好的设计,当下菜市场的大部分商户和消费者都是大叔大妈,吸引他们前来除了日常生活所需之外,更重要的是传统”市井“的气息,在这里找到”生活“。
好的设计,不应该局限于外观上的得失,而要有远瞻。在市场正式投入运营后,设计的优劣就能得到真正的检验,从失败的市场中吸取设计给招商、运营、管理带来的不便之处,也显得十分重要。
上海某菜市场设计,据说是以老上海百老汇风格为出发点,让人产生一种错觉:我进了草间弥生的展厅?
大部分设计师面临菜市场改造,只看到了脏乱差、设计不合理、动线不明确,很少能关注到这类消费群体内心所需要的”生活“。
而当下网红菜市场,就是为满足部分年轻人日常打卡而设计,往往没有考虑到逛菜市场真正的消费群体是谁。
NO.3
硬装的实用性
真正的菜场设计师是非常接地气的,因为他们都上过前线、下过基层。拿到一个市场项目,首先就要摸清这个菜场的基础设施,做出相应的物业诊断。老市场改造前,设计师还要深入市场调研听取经营户建议。
设计的核心是平面规划、空间设计、成本控制。
层高太高,要考虑市场的电路走线问题,空调和灯光的安装位置也要经过细细考量;层高太低,怎么样在有限的层高里做出通透的效果,让空间不至于太过逼仄……物业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,这就要设计师在基础设施已经打好的前提下进行优化。
蔬菜摊位,台面要设计下水,柜台内也要设计排水沟;冷冻区不建议做台面……这些都藏在设计的细节处。硬装就像基本功,虽然一眼不会被人察觉,但要是做的不好,一段时间就会露出马脚,后患无穷。
在我们日常的消费观念当中,超市购物讲究环境舒适,因此,在价格上我们接受高价格,但是如果菜市场也设计出网红高颜值,高价格的地方,又如何与超市区分开来,往往在购物中,遇到这类情况,购物者者定会连消费动机都没有。
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,有人愿意每天在这个市场买菜,有人愿意长期在这里做生意。有了频繁的买卖交易,经营管理方和投资方自然喜笑颜开,经营管理的信心也会增长,市场就会进入良性循环。
NO.4
软装美观
菜市场软装是锦上添花,所有人进入菜市场一眼就能看到效果,菜市场软装开始受到重视主要原因有三。
1)节省装修成本
2)赋予文化内涵
3)视觉效果更佳
节省成本很好理解,软装设计与硬装相比,不需要改变物业基础,造价自然相对较低。而要打造一个有文化、有内涵、有亮点的定制化菜场,软装更是不可或缺。
绿植、铁艺、发光字、装饰画、摆件……软装的形式和材质十分丰富,在表现形式上也更能满足设计的多元化需求。运用好软装设计,市场的内涵得到了体现,美观度也得以提升。
NO.5
避免进入设计“误区”
菜市场设计不仅仅是视觉设计,更是听觉上的热闹,嗅觉上的菜香,味觉上的新鲜,感觉上的人情味。
菜市场设计的消费群一定是没有阶级分层的普罗大众,比较忌讳过于强调设计的美感,太美太高端,容易让人产生误解。
时代在不断发展,消费行为不断升级,市场方只有提供跟得上市场需求的服务,才不会被淘汰。
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,在设计的初始阶段,就需要考虑空间和人的关系。
一边满足传统菜场的“邻里温情”,有着这类消费群体喜欢的人情味和烟火气,而另一边需要满足新兴菜场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舒适、便捷与安全。
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亲民的,老少皆宜的,没有阶层分割的。好的菜市场设计一定是大家都愿意来,看了会觉得:“嗯,这就是菜市场的生活味儿,菜多、人多、热闹。”
只有做到以上条件才可称为好的菜市场改造。
-end-